多地启用“Z”字型斑马线,这样的所谓“创新”要慎之又慎
乔志峰
多地启用“Z”字型斑马线,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近日,江苏常州、浙江杭州及衢州等地出现了“Z”字型斑马线。这种新型斑马线通过设置隔离设施,让大家在斑马线上的行进轨迹,由直线变为“Z”字型,可强制行人、骑电动车者观察路面车况,也让汽车有更充裕的时间减速让行,减少路段中间斑马线上的事故发生。(4月12日《半岛晨报》)
“Z”字型斑马线一经推出,就引发不少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创新之举,值得全国推广;也有人觉得,此举不仅无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反倒制造了新的麻烦和安全隐患。
我个人,支持后一种看法。
设置“Z”字型斑马线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改善交通环境、更好地保障交通安全,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跟很多“出发点是好的”的创新之举一样,“Z”字型斑马线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考量。
首先,斑马线作为交通标志之一种,实用、规范是基本要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明确规定,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并无可以“拐弯”的表述,设置“Z”字型于法无凭。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有规范、稳定、统一的特点,无论是图形还是色彩抑或是走向,都不能随意更改,以免有悖设置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人们之前已经习惯了的斑马线,都是平直的,都是不带“Z”字型拐弯的。现在突然搞个“Z”字型拐弯出来,是否会让行人一时不太好适应?特别是目前“Z”字型斑马线只是出现在极少数城市,那些外地来的人,会不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迈腿?
另外,正如有网友担心的那样,斑马线拐弯了,行人在马路上的行进路线扭来扭去,停留在马路中间的时间更长了,是否可能增加出问题的概率?过马路的最佳方案,应当是以最短时间方便、快捷地通过。行人以最快的方式离开马路,就安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斑马线不设置拐弯的科学之处,两点间直线最短、通行效率最高嘛。
并且,如果有行人感觉过个马路,绕来绕去太折腾人了,还耽误事儿,为了节约时间和力气,干脆走直线过去得了,怎么办呢?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毕竟“中国式过马路”的痼疾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普遍存在。很多路人连直线斑马线都不愿等,何况你非要搞个“弯弯绕”。
交通标志不是完全不能创新,但创新的时候务必要慎之又慎,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各种情况。否则,就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甚至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痼疾和安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强化交通执法,方能彻底解决。汽车和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且车让人、人让车,文明礼让、互相体谅,良好的交通秩序和文明环境就营造出来了。
随时随地找客服,更方便、更快捷
客户服务热线: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