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朴素显露着严谨的态度,目光坦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是客户第一次接触朱勇后留下的印象。朱勇,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辆试验部专家主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经荣获过“东风公司十二五优秀科技人才“的荣誉称号。
2020年,是朱勇从事汽车研发的第24个年头。多年来,他不仅参加过东风商用车多款车型的研发设计,还牵头负责了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的整车经济性提升项目组。去年,项目组对年型车开展了降低滚阻、风阻、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等工作,为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研发能力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们团队管控的33个车型全部达成了预设目标。
01 致力于整车燃油经济性提升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朱勇正在和同事一起讨论整车经济性提升的技术优化方案。“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产品更加适应客户需求,是我们朱工经常提及的一句话。”等待间隙,朱勇的同事告诉记者,朱勇特别注意倾听来自客户的不同声音,对各项验证的指标也要求非常严格。
“商用车和乘用车不一样,商用车对用户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生产工具,所以用户希望在使用的时候成本要低,用户要拉货,燃油消耗就多,商用车跑起来,燃油消耗实际上是用户使用成本里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团队主要的目标就是要确保东风商用车的油耗比竞品低。”提及整车经济性提升项目组成立的初衷,朱勇如是说。
整车经济性提升项目组成立于2017年12月,项目成员包括商开、底盘、动力总成、电控等专业部门。三年来,项目组采用了多种实现燃油消耗降低的新技术,使得东风商用车用户认可度及口碑显著提升。
为了使研发成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近几年,朱勇带领项目组多次下沉市场,倾听客户声音,并且通过新技术应用,开展多轮严格测试,实现燃油消耗降低。
在下沉市场的过程中,朱勇有很多难忘的小经历。去年,朱勇团队接到了一个任务----提高自主总成的搭载率,同时燃油经济性要优于行业竞品。“当时,我们选择了一款在市场上销量比较大的6×2的散杂快递载货车,作为我们提升的目标,我们通过仔细分析老款发动机的特点,然后针对市场运行工况的实际要求,对发动机的性能、整车的配置做了一些优化改进,最终面向市场的时候,我们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口碑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朱勇说。
“通过CAE仿真,台架试验,还有试验场的性能验证以及用户的道路验证,最终确保了这款散杂快递载货车,能够安上我们的自主发动机。”朱勇告诉记者,安上自主发动机后,这款车百公里油耗比以前要低1-2L。百公里油耗降低1-2L,假设客户一年行驶10万公里,油费就可以节省1万块钱,对于拥有几十辆,甚至上百辆的运输公司来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去年,这款6×2的散杂快递载货车的销量有了明显提升。
快速准确解决用户反馈问题
“我们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研究客户的实际需求。如何去把用户的语言变成技术语言,这是我们要去琢磨的。”朱勇认为,虽然参加的项目完结了,但研究客户需求仍然是个持续性的过程,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也必须快速解决。
有一次,朱勇团队接到销售部的电话,说青海西宁有一些藏族的客户反映驾驶车辆在高原行驶的时候动力性比以前的车型略有下降。得知信息后,朱勇立即组织调研团队奔赴现场。为了尽快的解决客户反映的问题,朱勇带领团队,四上高原。
“那次的经历印象特别深刻,第四次上高原的时候,我们从早上9点半开始,一直跟着用户跑运输路线,不停地验证结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6点。”那天,朱勇和同事们在高原上连续奋战了20多个小时,针对高原低速爬坡的工况,不停地对增压器做针对性的优化,反复验证各类数据,“我们最后把验证的效果完整地展示给客户的时候,客户表示非常满意,让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客户的认可,是朱勇团队进步的最大动力。结合深入市场得到的数据,去年,朱勇还带领项目组对年型车开展了降低滚阻、风阻、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等工作,也使东风商用车在整车燃油经济性提升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今,全面培养研发人才也是朱勇工作的重中之重。“研发人的水平,决定了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提及研发人才的培养,朱勇强调研发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朝三暮四’,在验证和试验过程中,一定要沉得下心。”
人才培养方面,朱勇经常在整车经济性提升项目组内部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并组织项目组成员就一些研发难题进行讨论,共同提升。
在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时,朱勇表示,作为一名研发人,必须不断钻研新技术,加强创新能力,未来他还会继续站在客户的角度,持续研究客户需求, 让产品更加适应客户需求,为东风商用车加速打造领先优势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时随地找客服,更方便、更快捷
客户服务热线:工作日:9:00-18:00